考研报考
教育部:925个专业,撤销!
作者:发布时间:2023-4-23 16:15:52点击次数:
近日,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增专业和撤销专业名单。
其中:新增1641个专业点、撤销925个专业点,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62个,21种新专业列入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》。

看到这里考研小伙伴们会说,这些专业的新增和撤销对于考研来说有什么影响吗?
新专业中,生物统计学开设高校最多,有中国药科大学、南京医科大学、广东医科大学、南方医科大学和海南医学院。另一开设较多的专业是数据科学,有北京交通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2所高校。尤其是近年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,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顺应市场趋势的专业,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体现。一个新增专业的到来,说明这些专业对口工作从业人员紧缺。也就会成为“抢手货”。
在2022年度被撤销的本科专业名单中,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被27所高校撤销,是被撤销数量最多的专业。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,被23所高校撤销。近年来被撤销的专业,有不少就属于当初追热举办的专业。未来就业前景会多少会有些下滑,如果本科学这些专业的,考研可以考虑选择跨考其他专业。但是如果这是你的兴趣所在,也不要轻易放弃哦!当专业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时候,很容易就被撤销,尤其是文科专业,专业大而全,内容特点不鲜明,好像放在很多专业都是这样,但是学校为了扩招会开设这样的一些专业,这样既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,也影响院校的发展。面对专业就业率低的现状,不少省份的教育厅都有所行动,例如安徽省就提出,3年内就业率未达60%的专业停招!其实,一个专业的就业率低,并不一定是说社会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了,也可能是专业培养能力不够,未能真正向社会输送出符合专业要求的人才。在这个意义上,对专业的撤销,显然也应该有更周全的“专业”考虑。对于考研er来说,听到自己要考的专业被大量撤销难免会焦虑。但越是这样越要稳住心态。“有进有出”,冷静看待专业冷热。撤销不代表是坏事,新增也不代表是好事。有的专业裁撤的背后,也是高校“壮士断腕”,重新定位学科布局,调整专业结构的“洗牌”之举。有的则是过去申报专业随意性的问题残留。我们在选择专业时应该认真思考,不要盲目跟风,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。